「960年-1279年」,享国三百一十九年。陈寅恪言:华夏民族之文化,历数千载之演进,造极于赵宋之世。
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
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
共收录作品 27301 篇
尘拥妆台,翠闲歌扇,金井碧梧风陨。
听豆虫声小,伴寂寞、冷逼莓墙苍润。
料凄凉宋玉,悲秋恨、此际怎忍。
.........
苍藓沿阶,冷萤粘屋,庭树望秋先陨。
渐雨凄风迅。
澹暮色,倍觉园林清润。
苍藓沿阶,冷萤黏屋,庭树望秋先陨。
淡暮色,倍觉园林清润。
香袅红霏,影高银烛,曾纵夜游浓醉。
正锦温琼腻。
被燕踏、暖雪惊翻庭砌。
七不堪,束绅对文案。
史若凫鸭趋,文惊朱墨抏。
四不堪,不喜谢书疏。
正无力笔能,拙作餐饭句。
五不堪,未始临丧吊。
倍重秦失号,礼讥老聋笑。
二不堪,草野乐垂钓。
泼泼锦鳞游,籊籊翠竿掉。
七十人言自古稀,我今过二未全衰。
读书似走名场日,许国如骑战马时。
秋晚雁来空自感,夜阑酒尽不胜悲。
渭滨星霣逾千载,一表何人继出师!
年八十官三品,酒一斗诗百篇。
羽化尸解等耳,宫锦渔簑偶然。
竹林下沈酣者,洛社中起舞人。
与籍糟汉通谱,是灌花翁后身。
慕赤松子辟谷,学黄冠师餐霞。
更无半空鸾鹤,何异深山龟蛇。
新贵九迁三接,故交百不一存。
老子进爵曰子,小孙娶妇生孙。
红绿各萌春意,朱紫争叙年劳。
钟馗七老八大,无人与换蓝袍。
大绛县人五岁,小鲁申公二年。
楞严已难笔受,尚书尚可口传。
早退似见几者,晚缪可追悔哉。
已戴华阳巾去,肯扶灵寿杖来。
傍人贺我过省,此老矍然失惊。
不曾西山纳卷,如何南宫奏名。
火金鏖攻电雷击,风从西来火折北。
向来胜负吾已分,物极而颠势其必。
露盘清濯房栊秋,冰壶冷浸乾坤骨。
谁将明星贴天定,州国宫垣象官府。
更将四七随天旋,常以昏中殷四序。
迢迢河汉冲秋旻,前有苍龙履玄武。
山围水绕高唐路。
恨密云、不下阳台雨。
雾阁云窗,风亭月户。
天涯触目伤离绪。
登临况值秋光暮。
手捻黄花,凭谁分付。
花明雾暗非花雾。
似春屏、短梦无凭据。
夜月将来,晓灯催去。
画堂银烛明如昼。
见林宗、巾垫羞蓬首。
针指花枝,线赊罗袖。
风剪冰花飞零乱。
映梅梢、素影摇清浅。
绣幄寒轻,兰薰烟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