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平

「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」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市)人,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、政治家、艺术家、医学家。字子瞻,一字和仲,号东坡居士、铁冠道人[1]。嘉佑二年进士,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学士,礼部尚书。南宋理学方炽时,加赐谥号文忠,复追赠太师。有《东坡先生大全集》及《东坡乐府》词集传世,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,编有《苏文忠公全集》。


评价

词至东坡,倾荡磊落,如诗,如文,如天地奇观。

刘辰翁 《辛稼轩词序》

东坡独崇气格,箴规柳、秦,词体之尊,自东坡始。

陈洵 《海绡说词》

世言东坡不能歌,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。晁以道谓:绍圣初,与东坡别于汴上,东坡酒酣,自歌〈古阳关〉。则公非不能歌,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。试取东坡诸词歌之,曲终,觉天风海雨逼人。

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

共收录作品 2012

雷州八首 宋代 - 苏轼

旧时日南郡,野女出成群。

此去尚应远,东风已如云。

蚩氓托丝布,相就通殷勤。

可怜秋胡子,不遇卓文君。

雷州八首 其二 宋代 - 苏轼

荔子无几何,黄甘遽如许。

迁臣不惜日,恣意移寒暑。

层巢俯云木,信美非吾土。

草芳自有时,鶗鴃何关汝。

雷州八首 其八 宋代 - 苏轼

旧时日南郡,野女出成群。

此去尚应远,东风已如云。

蚩氓托丝布,相就通殷勤。

可怜秋胡子,不遇卓文君。

霅上访道人不遇 宋代 - 苏轼

花光红满栏,草色绿无岸。

不逢青眼人,长歌白石涧。

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 宋代 - 苏轼

暮归走马沙河塘,炉烟袅袅十里香。

朝行曳杖青牛岭,崖泉咽咽千山静。

君勿笑老僧,耳聋唤不闻,百年俱是可怜人。

明朝且复城中去,白云却在题诗处。

韩干马 宋代 - 苏轼

少陵翰墨无形画,韩干丹青不语诗。

此画此诗真已矣,人间驽骥漫争驰。

韩康公坐上侍儿求书扇上二首 宋代 - 苏轼

一一窗扉面水开,更於何处觅蓬莱。

天香满袖人知否,曾到旃檀小殿来。

韩康公坐上侍儿求书扇上二首 宋代 - 苏轼

窗摇细浪鱼吹日,手弄黄花蝶透衣。

不觉春风吹酒醒,空教明月照人归。

韩康公挽词三首 宋代 - 苏轼

故国非乔木,兴王有世臣。

嗟余后死者,犹及老成人。

德业经文武,风流表缙绅。

.........

韩康公挽词三首 其一 宋代 - 苏轼

故国非乔木,兴王有世臣。

嗟余后死者,犹及老成人。

德业经文武,风流表搢绅。

空馀行乐地,处处泣遗民。

韩康公挽词三首 其二 宋代 - 苏轼

再世忠清德,三朝翊赞勋。

功成不归国,就访敢忘君。

旧学严诗律,馀威靖塞氛。

何当继《韩奕》,故吏总能文。

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 宋代 - 苏轼

昌身如饱腹,饱尽还复饥。

昌诗如膏面,为人作容姿。

不如昌其气,郁郁老不衰。

.........

韩退之《孟郊墓铭》云:以昌其诗。举此问王定国,当昌其身耶,抑昌其诗也?来诗下语未契,作此答之 宋代 - 苏轼

昌身如饱腹,饱尽还当饥。

昌诗如膏面,为人作容姿。

不如昌其气,郁郁老不衰。

.........

顷年杨康功使高丽,还,奏乞立海神庙於板桥 宋代 - 苏轼

退之仙人也,游戏於斯文。

谈笑出奇伟,鼓舞南海神。

顷者三韩使,几为蛟鳄吞。

.........

颍大夫庙?颍考叔也,庙在汝州颍桥? 宋代 - 苏轼

人情难强回,天性可微感。

世人争曲直,苦语费摇撼。

大夫言何柔,暴主意自惨。

.........

颍州初别子由二首 宋代 - 苏轼

征帆挂西风,别泪滴清颍。

留连知无益,惜此须臾景。

我生三度别,此别尤酸冷。

.........

题云龙草堂石磬 宋代 - 苏轼

折为督邮腰,悬作山人室。

殊非濮上音,信是泗滨石。

题净因壁 宋代 - 苏轼

瞑倚蒲团卧钵囊,半窗疏箔度微凉。

蕉心不展待时雨,葵叶为谁倾夕阳。

题净因院 宋代 - 苏轼

门外黄尘不见山,个中草木亦常闲。

履声如渡薄冰过,催粥华鲸守夜兰。

题卢鸿一《学士堂图》 宋代 - 苏轼

昔为太室游,卢岩在东麓。

直上登封坛,一夜茧生足。

径归不复往,峦壑空在目。

.........